关注北理珠京涛海纳微博

北理珠京涛海纳微信

【第1206期】潘文石教授作客珠海文化大讲堂 关注生命的未来

(京涛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学专家潘文石先生,27日下午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中心理事长、教授的身份,作客珠海文化大讲堂,做主题为“自然保护与人类未来”的讲座。

讲座中,这位82岁的老者,缓缓地走上讲台,没有坐在预备好的正中间座位上,而是选择手拿话筒,站在一旁,将自己近40年来扎根野外、致力于自然野生动物保护的故事娓娓道来。他说,他喜欢自由。

物种的守望者

1980年,潘文石教授走出北京大学的实验室,开启了长达40年保护自然野生动物的生涯。他说:“野性就是自由,什么力量都没办法让我离开野外。”

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卧龙寒冷的群山中,潘文石与大熊猫共同生活了16年。那时“大熊猫因吃竹子而走上不归路”的说法在社会上十分盛行,而潘文石却通过自己16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打破了这一盛行的谣言。他发现:大熊猫具有大熊属性,假如没有竹子,大熊猫也会吃其他食物如肉类为生。

1996年,潘文石深入广西的热带丛林,在喀斯特的石山中开展白头叶猴的研究工作。当时,那片位于广西崇左的村庄贫穷落后,人均年收入仅300-400元,与贫穷相伴而来的就是当地人对原始丛林无止尽的索取,进而对白头叶猴生活区域产生了严重破坏。潘文石意识到,只有先让老百姓过上温饱的生活,白头叶猴种群的生存才有希望。于是他亲自出资,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为当地村落修沼气池、医院、学校。潘文石为村子推动了经济发展、带去了希望,村民们也以不再开垦森林,还白头叶猴一片自然栖息地作为回报,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获得了双赢。正如他在撰写的《白头叶猴自然史》一书中所说,“我时刻记住的是周围村寨的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和丛林后山白头叶猴的未来。”助力孩子成长,并保护白头叶猴,他做到了。

而今,潘文石教授依旧日复一日地在广西钦州三娘湾、港珠澳地区周边海域乃至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寻找中华白海豚的踪迹。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中心的领头人,他呼吁所有珠海市民、在校大学生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克服困难,共同保护中华白海豚。潘教授强调,关注珠江口、港珠澳地区的中华白海豚能否继续生存下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他这一生中研究的最后一件事情,他有决心获得胜利。潘教授自信与不服老的心态感动了现场观众,引来阵阵掌声。

人文的探究者

在关注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之外,潘文石教授还对“人类”进行了深入研究。讲座中,他围绕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的主要差别,解读了其中的奥秘。早期智人出现于距今20多万年以前,他们的脑容量小,平均约1150ml。当时存在的动物较为凶猛,因此早期智人必须与其余物种协同进化,才能得以生存。在至今5万年至1万年前开始出现了晚期智人,这类人种脑容量较大,平均约1500ml,最大可达2000ml,与现代人脑颅相近。晚期智人进化出了更高的智慧,并不满足于与自然协同,他们开始屠杀原始物种,逐步征服世界。

潘文石教授表示,早期的澳洲、马达加斯加等独立岛屿与人类世界相隔,发展成独特的的动物世界,岛屿上的动物由于没有人类的干扰,出现物种巨大化的现象。他称这些独立的岛屿为“伊甸园”。但他认为:“只要发现一个伊甸园,就会变成一个屠宰场。一个高尚的野蛮人从来就没有存在”。 

此外,潘教授指出,当今地球所能承受人口压力的舒适时期,是在1960年前后的50-60亿人。如今世界的75-76亿人口,使地球进入了环境世纪,人们为了争夺资源不断破坏环境,保护生态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潘教授花了近半个世纪奔走于自然间,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保护自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82岁的他来到珠海,走向珠江口,带着那份初心和干劲,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中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人生新征程。   

此次讲座,潘教授以亲身经历呼吁大家携手保护更多珍稀野生物种,要共同努力,保护自然,为全人类创造一个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