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理珠京涛海纳微博

北理珠京涛海纳微信

【第1354期】“小黄”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仍存在,公共资源需你我守护

学校内随处可见的绿色共享单车,已悄然摇身一变成黄色的美团共享单车。新入驻校园的“小黄”在自身性能上,具有使用方便等特点,广受师生好评。但近日,不少同学向记者反映称,“小黄”在校园随意摆放,占据大量行人用道,严重影响到师生的日常生活。


 

【“黄”虫过境,遍地狼藉】

扫码骑车,一扫即开,新版“小黄”单车完美补足了之前小绿校园自行车刷卡识别不灵的缺陷。新投入使用的共享单车一经投入使用,就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新的小黄踩起来很轻便,不用像以前刷小绿一样首先看自行车是不是有问题。”刚准备归还小黄的陈同学向记者说道。且不同于以前小绿自行车的固定还车点,也不需将自行车卡入槽内,“小黄”的还车范围覆盖校内每一个地方,这也给大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小黄”在校内已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教学楼、食堂、宿舍门口都停满单车,围成一个个圈,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记者走访校园发现,在食堂门口、校园进出入门口以及教学楼是“小黄”较为集中停放的场所,尤其是学校鑫茂餐厅门口的共享单车已经停放到主路上,严重影响校内的交通。此外,据相关同学反映,校门的保安会引导同学将校外的“小黄”骑进校园内,而一旦骑进校内的单车则不能骑出,这一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校园内“小黄”的数量。


其次,关于“小黄”随处停放、瘫倒一片等不文明用车问题也日益突出。田径场边经常出现两三辆“小黄”的身影;一排排整齐停放在教学楼下的共享单车,总有部分“小黄”按块分布于各处教学楼门口;在食堂边上总能发现瘫倒一片的“小黄”。不仅如此,在学校第四饭堂后门的小坡、甚至是草坪等地,也都不难发现“小黄”的身影。种种不规范停车、用车等不文明行为,让原本方便的“共享”权益,成为被同学们戏称的“新物种入侵”。

 

【前有漏洞,后有对策】
因校园内“小黄”共享单车的泛滥,学校早已采取改进措施。在记者走访校园东门时,记者发现有穿着印有“美团共享单车”黄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在东门摆放随处乱停的“小黄”。在交谈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他们的工作是观察校门口与教学楼两地的共享单车数量,若教学楼下共享单车数量过多,则将其运至校门口并摆放整齐。每天至少需要来回四五趟,才能维持共享单车在校园内各处分配数量的相对稳定。

定价也是各方关心的问题。“小黄”的起步价为1.5元(30分钟内),同样是30分钟内“小绿”的起步价则为0.5元。为此,记者致电美团骑车客服,客服称起步价是公司统一定价,不能因为在校园内而随意更改价格,当然也就不存在此前有部分谣传的“学校私自更改共享单车收费定价以牟利”的行为。为解决单程消费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购买单车优惠套餐卡,目前已推出四种套餐价格可供选择。

 

【维护“共”有,“享”受资源】
高校内共享单车的运营问题也不是个别案例。各高校内的共享单车最终都难以逃脱“被损坏”的厄运。较为突出的问题都集中在:将共享单车上锁、甚至损毁二维码占为私用、把个人物品提前放置在单车框内以达到占座的目的、不遵守校园内交通规则随意改变方向骑行、随手丢弃停放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潜在暴露学生自身行为素质的养成,更是对自己与他人安全的不负责。

高校共享问题来自于学生,最终解决的主动权也需要回到学生手中,于是各高校积极推行相关岗位、规定来鼓励各高校学子参与进共享单车的维护中。例如增设勤工助学的岗位,给予参与到校内共享自行车维护的工作人员一定的补贴;将自行车定期摆放整理列入校内公益活动,以通过奖励公益分或素质拓展学分的方式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永恒话题,近年来随着“共享”观念的普及、绿色出行政策的推进,高校内的共享单车也逐渐成为学生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从“骑私有单车”到“骑共享单车”的转变,不仅能够使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毕业后自行车丢弃”的资源浪费。
“共享”的意义在于“共”和“享”,使用共有资源时,每个人都注意维护,才能更好地享受。共享的实质,应该是共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