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理珠京涛海纳微博

北理珠京涛海纳微信

【广东省教育厅】北理珠大学生团队“三下乡”:寻踪侨乡文化,探访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海外侨胞桑梓情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党委宣传部的指导组织下,组织2019年我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京涛海纳实践团队前往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江门地区,开展为期12天的“守望侨都”五邑侨乡文化调研活动及纪录片拍摄,以此传播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事迹,树立大学生爱国理想信念。

调研期间,团队走访了走访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力村碉楼群(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锦江里碉楼群(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马降龙古村落(联合国“世界最美村落”)、立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江门五邑图书馆以及爱国华侨司徒美堂、郑潮炯、陈宜禧故居等单位,通过文物、影片、建筑、专家讲解和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华侨远渡重洋的历史背景,投身中国革命、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等事迹。

远渡重洋寻梦旅,海外创业建家园

19世纪中期,五邑地区的青壮年男子迫于生计,远赴重洋,前往异国谋生,顶住了排华法规的歧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依靠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实现家庭和家乡富裕的梦想。现实的残酷虽然迫使他们不得不留在异乡,但他们仍心系祖国家园,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封封褪色的信纸里藏着的是一颗颗对家国魂牵梦绕的心,它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延不绝的乡愁。一代代五邑华侨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理历程,他们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艰苦拼搏,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社区,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唐人街经济模式。同时,他们还办报纸、创学校、演粤剧、赛龙舟等,在异国他乡传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让世界各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同心同德赴国难,热血丹心铸忠魂

“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侨居世界各地的五邑华侨“痛祖国之沦亡”,决心“挽狂澜于既倒”,纷纷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发动海外侨胞捐资,资助救国事业,更有甚者踊跃回国投身抗日战争。他们中有为国捐躯的黄毓全、雷国来、苏英祥等抗日志士;有带领缅甸‘华侨救国义勇军’回国参战的张瑞隆;还有卖子救国的郑潮炯、女扮男装从军的李月美、血战南洋丛林的余志坚;更有“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战鹰”陈瑞钿、“空中虎将”马俭进、 “保卫祖国领空的长城”著名女飞行员张瑞芬、李霞卿等一批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侨胞。他们用自己的爱国之心和鲜血生命,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始终与祖国同胞“同呼吸,共患难”,为实现民族独立,共同在抗日救国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

心系故土馈桑梓,竭尽心力建家国

新中国成立后,五邑华侨秉承邑侨情系桑梓之优秀传统,与侨乡搭建了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投资实业。兴学校以培育英才,出杂志以开通民智,办图书馆以化育民众,建医院以救死扶伤,筑桥梁道路以便利交通,辟市场立圩镇以流通贸易,扶危济困以表桑梓情深;以股份制兴办企业,推行乡村自治,吸纳西方文明,彰显包容开放心态。江门五邑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侨乡人,从中也走出来一批又一批侨界领袖、实业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慈善家,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进取、勤劳、包容、开放”的侨乡精神,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推动了国家民族乃至世界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中国文化地图上,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结构的独特形态,它形成于异国他乡,反哺于祖国,侨乡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价值不可忽略。通过走访侨乡,让每一个团队成员认识到:在岁月的不断变迁中,侨都人的奋斗故事,早已沉淀在侨乡建筑、记忆遗产里,融在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中。虽然我们没有生长在那个战争年代,没有办法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作出贡献,但是我们能够利用新媒体传播,让更多人走进侨乡、了解侨乡,让这些英雄可以为世人所铭记于心。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侨乡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绽放光彩,正是源自于我们植根于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海外华侨华人作为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远在海外也依然心系家国、依然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的华夏血液而自豪,这是每一个国人内心深处独一无二、亘久不变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它们在今天也将始终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原文链接:edu.gd.gov.cn/zxzx/gdjy/content/post_2592556.html